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健康养生 > 四季健康养生 > 夏季的养生要点

夏季的养生要点

推荐人: 来源: 雅秀屋 阅读: 6.86K 次

多补充水分、尽量避免食用生冷、寒凉的食物、需要勤洗澡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1

1、要多补充水分,在夏季要多喝一些温开水,避免天气炎热而导致机体排汗量增加,而出现脱水或者是电解质紊乱的状况。

2、尽量避免食用生冷、寒凉的食物,如果在高温环境下,食用生冷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也会影响正常胃肠道的消化功能,建议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,避免食用油腻、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,以免增加体内的热量聚集。

3、需要勤洗澡,可以促进体内毒素以及多余的热量排出,还可以改善皮肤汗液排出增多,而导致的不适症状。

4、在夏季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助于机体的养生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
  

夏季6节气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,开始结果,可以说夏季6节气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最高峰。夏季6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暑热(火)与湿。所谓热,就是指气温增高,天气炎热。

夏季6节气天气的剧烈变化,如高温加干燥,使人体排汗过多,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失调,干热风天气会使人们出现偏头痛、眩晕、烦躁、抑郁等,而且很多疾病在此时会加重。研究发现,溃疡病穿孔、栓塞、血栓、手术后出血、头痛等都与夏季6节气干热风有关,它会使人的反应降低,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,自然死亡率也相应增高。

夏季6节气的`气候除了炎热外,还有一个特点就是“湿”。湿是指外界环境的湿度大。相对湿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散热,与人体对气温的感觉密切相关,人体体表热量的散发决定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。饱和程度越高,也就是相对湿度越大,热量的散发就越困难。

当气温大于20℃时,相对湿度发生变化,人体就产生不同的温热感,进而产生的生理效应也不同。当气温小于20℃时,相对湿度发生变化,人体的温热感没什么变化。

气候过湿,常常会使旧病复发,或者加重。研究发现,“高湿度”可引起心肌梗死的发作,“气压降低伴高温”的天气可导致多发性关节炎的复发,“湿热”天气还可加重胃溃疡的发病。因此,夏季6节气室内适宜温度为21℃~30℃之间,合适湿度应在30%~70%。如湿度太高,达80%以上时,会使人感到闷热,应开窗通风。湿度太低,用湿布拖地板,可增加室内湿度,使人精神振奋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2

夏季养生要点1、健脾除湿

在夏季,天气是非常的炎热,是一种闷热潮湿的状况,所以我们在夏季的时候是要很好的注意湿邪了,在夏季是会影响到食欲,我们如果是饮食不当的话,就是会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,而且还可能是半岁舌苔白腻的情况。因此夏季养生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服用一些健脾除湿的药物,像藿香、莲子、佩兰等等。

夏季养生要点2、清热消暑

在夏季虽然说天气是比较的热,但是我们在三伏天的时候,邪气是比较的旺盛,我们的心火也是会比较的旺盛,所以养生是需要服用一些清热解毒而且清心火的药物,特别是服用一些菊花、薄荷、金银花、荷叶等等,祛暑效果特别好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 第2张
  

夏季养生要点3、补养肺肾

中医认为,夏季心火是比较的旺盛,在这个时候养生是需要很好的'注意补养肺肾之阴,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用杞子、生地、百合以及桑葚还有五味子等等,这样可以防止夏季出汗过多,损害津气。

夏季养生要点4、冬病夏治

在夏季的时候,我们的身体的外界阳气都是比较的旺盛,我们在这个时候是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药,或者是配合一些针灸外治来治疗冬天的一些疾病,效果是非常好的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3

夏季养生,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,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。此时是新陈代谢的.时期,阳气外发,伏阴在内,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,活跃于机体表面。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,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,切忌大悲大喜,以免以热助热,火上加油。心静人自凉,可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
一是健脾除湿。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,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,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,容易腹泻,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,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。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,如藿香、莲子、佩兰等。

二是清热消暑。夏日气温高,暑热邪盛,人体心火较旺,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,如菊花、薄荷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荷叶等来祛暑。

夏季的养生要点 第3张
  

三是补养肺肾。中医认为,按五行规律,夏天心火旺而肺金、肾水虚衰,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。可选用枸杞子、生地、百合、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,如五味子等,可防出汗太过,耗伤津气。

四是冬病夏治。所谓冬病夏治,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,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。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,可预防冬季冻疮;用药膏贴在穴位上,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。[